企业效益提升秘籍:信息系统集成的必要性解析
什么是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是指将若干个独立运作的系统或服务联通并整合的过程,旨在将那些存在交集或重复功能的分散模块融合为一个协同工作的整体,以实现效能的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
生活化场景
试想一个生活化的场景:每当手机新添一个应用程序(APP),用户就得重复填写个人资料,一百款APP意味着一百次信息输入的繁琐,其中多数信息其实是高度雷同的。倘若这些新APP能够与用户已保存的个人信息相连接,那么仅需一次性输入,即可通行所有应用,大大减轻了用户的负担。
数据不打通可以吗?
当下有越来越多解决具体数据问题的SaaS应用出现,在具体问题上帮助企业解决了数据上的种种问题,但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内部数量众多的SaaS应用之间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数据孤岛断层问题。
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格局下,上至企业创新、下至协同拓展,外至提高盈利、内至降本增效,数据已经成为了基础性、核心性资源。
数据充分实现打通与对接的需求是来自各方的。企业有创新、协同、盈利和降本增效需求,甚至于社会里的每个人也有提高生活便利性的需求。而想要让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层的资源,产生惠及全社会的价值,把数据“打通”成为“大数据”是必然选择。
而对数据打通应用的迫切性,其实来源于现状。
现状是什么?
通常而言,一个产品、一个系统甚至一个部门和一个区域产生的数据我们都能称之为“数据孤岛”,核心原因在于这些数据远远支撑不起更深入,更高效的应用需求。
现在大家普遍采用的方式主要还是将数据经过脱敏加密或者经过一定程度加工后再利用API的方式进行输入输出,不同格式、类型数据还要再经过匹配、扩展等投入,来实现数据之间的对接打通,从而从数据中寻找某种规律或发现。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件事,做好上面这一切是有较高门槛的,并非全中国所有企业都有这样的实力。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非常多所谓“先进”的数字化产品与方案只能运用在国企或者一些世界500强,绝大部分企业享受不到数字化带来的变革。
现状与国家所倡导的数字化生产要素,加快数字化进程反向而行,如何平衡好数字化门槛与成本投入,让更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平稳落地,需要更具划时代创新的方法与手段。
信息系统集成的类型
根据集成场景不同,企业级别的信息系统集成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 数据集成: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或数据仓库。
- 业务流程集成:将不同的业务流程统整合在一起,实现业务的协同和优化。
- 接口集成:将多个独立的系统通过接口或数据库进行连接和通信,实现数据交换和数据调用。
- 服务集成:把不同的功能块,像拼积木一样组合起来,来搭建一个强大的系统。
主流的集成解决方案
目前主流的集成解决方案中往往兼顾上述几种方式:
- ETL(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平台:是一种数据集成技术,专注于大规模数据集成、数据同步。
- ESB(企业服务总线)平台:更偏向应用集成,且支持高度定制化。
- iPaaS(集成平台即服务)平台: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模型,它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活的方式来集成和管理其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应用、数据、APIs以及流程。
为什么建议企业尽早引入集成平台?
相比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OMS(订单管理系统)、OA(协同办公系统)等业务型系统,系统集成平台往往是更加“低调”的信息化建设对象,容易被企业忽略。但过往种种案例警醒着我们,集成平台的引入宜早不宜迟!
大型企业的IT痛点
中小企业的IT痛点
集成平台的实际应用案例
通过集成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多套系统的对接,很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开发成本和后续的运维成本。同时也让企业更快的实现内部信息化统一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通过轻易云集成平台,可以轻松实现如下集成场景:
- 将ERP中的物料清单、库存数据实时同步至MES/PLM系统,指导生产线的物料准备和生产计划;
- 将SRM中的供应商信息推送至ERP系统,用于生成采购订单和后续的生产计划安排;
- 将OA系统中的审批结果、公文通知等重要信息自动发送至ERP、SRM、MES系统,确保全员即时知悉,促进业务协同;
- 将电商ERP系统中的电商订单,出库信息同步明细至ERP,更方便于财务做账。
通过集成平台打通异构系统,企业可以更快地实验新业务模式和流程,加速创新。这种能力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
信息系统集成是企业提升效益、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还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的增长和成功。因此,对于寻求提升效益的企业来说,信息系统集成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